12 04, 2020

甩開恐懼重建自己8步驟,今天開始做吧!

2021-01-04T21:23:33+08:0012 4 月, 2020|綜合|

戰勝自己,克服自己的膽怯,就等於戰勝了最強大的敵人。   無論做什麼事情,我們都應當勇敢面對挑戰,只有不斷地挑戰自我,超越自我,才能夠戰勝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個困難,成為最好的自己。  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:人們擔憂的事情,百分之四十從未發生過;百分之三十的憂慮是過去發生過的事情,是無法改變的;百分之十二的憂慮是別人出於自卑感而作出的批評,這些憂慮是多餘的;百分之十的憂慮是那些瑣碎的事情;只有百分之八的憂慮可以列入「合理」範圍,而百分之八當中有百分之四的事情是完全不能控制的。   從以上的數字說明,引起緊張或害怕的十個問題中,真正值得擔憂的問題平均還不到一個。所以,你大可嘗試去做那些令自己害怕的事情。「讓我再試一試」,是成功者的必經之路。要試出好的結果,還要裝出非常勇敢,無所畏懼的樣子,而且全心全意地表現出來。   然而,在學習和生活中,我們經常犯這樣的錯誤:還沒有真正與問題接觸,就將其無限放大,以致於心生恐懼、逃避,最終將自己打敗。實際上,問題絕大多數時候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嚴重,只要我們撕破恐懼的面紗,相信一定可以解決它。   美國舊金山有位主任檢察官,他現在是個忙碌的演說家。工作表現十分優秀的他,被人看好為明日之星,經常受到各種團體的邀請。可是,他辭謝了好多組織的邀請,如同大多數人一樣,當時的他非常畏懼演講。因此,他必須推辭所有的演說邀請。   他回憶過去的自己,說:「以前,即使是出席會議,我總是坐在最遠的角落,而且從來沒有站起來說過一句話。」   他知道這個問題阻礙了他事業的發展,常常讓他因焦慮而失眠,他知道自己必須採取行動,解決這個溝通的問題。   有一天,這位檢察官又接到高中母校的演說邀請,他立刻發現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。因為多年來的努力,使他與校方及畢業生都培養了很好關係,再也沒有比這些聽眾更值得他信任的了,而這會使他覺得容易放得開些。   這次他不再害怕,同意前往演講,並且盡可能做好準備。他選擇了一個自己最擅長和最關注的主題──檢察官的工作。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子,連講稿都不必寫,更不用特別記憶。他只是走上學校禮堂的講臺向全校師生講話,如同向一群老朋友談話一般。   [...]

6 04, 2020

自我形象,你就是你認為的你

2021-01-04T21:28:28+08:006 4 月, 2020|綜合|

「我是個怎樣的人?」   日常生活中,我們很少會去思考,當然也不太問自己:「我是誰?」大多數人都建立起一種自我形象,並相信那就是自己。   例如:「我很聰明」、「我很體貼」、「我是懦弱的」、「我沒用」、「我很沒耐心」、「我面對人群時容易緊張」、「我這個人就是這樣」……不管你「我」的後面加了什麼,都成了你的自我形象。   這形象怎麼來?是我們年幼的時候開始建立起來的,也許是因為曾經遭遇某些成功或失敗,也許是因為曾被讚美或誰責罵過,當我們相信「那就是我」,往後的一言一行就深受影響,就成了你現在的樣子。   自我形象是自己建構出來,當然也可以改變   如果你的自我形象是:「我很沒耐心」,那麼你做事情多半龍頭蛇尾,只有三分鐘熱度,你會說:「沒辦法,我本來就沒什麼耐心」;如果你認為自己是懦弱的人,就會表現的唯唯諾諾、怕東怕西;如果你相信「我很沒用」,那麼你就不斷地證明自己一無是處。   我們心裡都有這一類對自己的看法,並且深受束縛。之所以深受束縛,是因為絕大多數人的自我形象都遠低於自身的可能性,更糟的是,當自我形象低落到一個地步,就很難相信自己能夠改變。如同丹麥哲學家齊克果所說:「一旦你標定了我是什麼樣的人,你就是否認我。」   事實上,自我形象既是自己建構出來,當然也可以改變。   在醫院,有位老先生是個老菸槍,因為輕微中風合併肺氣腫而住院治療。女兒一如往常,坐在他床邊苦勸他戒菸。他不但拒絕,還要她幫他買香菸。   他告訴她:「我這輩子注定就是個老菸槍。」幾天後,他再次輕微中風,這次顯然影響到他腦部的記憶區。之後他便永久戒菸了──但並非出自他的決定。他只是某天早晨醒來後,忘記自己是個老菸槍了。   [...]

Go to Top